急救知识小课堂:轻松学习急救技能 (急救知识小课堂)
在日常生活中,掌握一些基本的急救知识和技能是非常重要的。即使我们可能不会经常遇到紧急情况,但当意外发生时,这些知识能让我们更加从容地应对,甚至挽救生命。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一些实用的急救技能,希望每个人都能成为急救知识的小达人。
一、心脏骤停的急救
心脏骤停是一种极其危险的情况,患者会突然失去意识,呼吸停止,并且没有脉搏。这种情况通常是由心律失常引起的,比如室颤(心室颤动)。如果能在最初的几分钟内采取正确的急救措施,患者的生存率将大大提高。
- 胸外按压
- 人工呼吸
确保现场安全。然后将患者平放在坚硬的地面上或平面上,解开领口和腰带。施救者双手叠放,将手掌根部置于患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,另一只手重叠于其上,手指交叉相扣并抬起,避免压到肋骨。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,深度至少为5厘米。每次按压后应让胸部完全回弹,以保证血液能够充分回流至心脏。需要注意的是,在进行胸外按压时要保持节奏均匀,不要过于用力或者过轻。
在进行5组30:2的胸外按压后,检查患者是否还有自主呼吸。如果没有,则需要进行人工呼吸。施救者一手捏住患者的鼻子,另一手托起下巴,使头部尽量后仰,以打开气道。然后深吸一口气,用嘴紧紧包住患者的嘴,缓慢而平稳地吹入气体,直到看到患者胸部明显隆起为止。吹气持续约1秒,随后迅速松开捏鼻的手,观察胸部下降。重复上述步骤,每5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。注意,如果患者有假牙或者其他口腔内的异物,施救者可以用手指将其取出,但不要浪费时间去清理口腔内部。
如果周围有人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,同时告知他们你正在实施心肺复苏术(CPR),并且询问是否有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位置。AED是一种便携式的医疗设备,它可以检测心脏的电活动,并根据需要给予电击以恢复正常的节律。使用AED时,请按照设备上的语音提示操作。
二、窒息的急救
窒息是指由于异物阻塞呼吸道而导致无法正常呼吸的情况。它可能是由食物、玩具零件等引起的。对于成人来说,急救方法与儿童有所不同。
- 成人
-
儿童
如果怀疑成人发生了窒息,首先要询问他是否能说话。如果他能说话,则说明呼吸道并未完全阻塞,只需密切观察他的状况。如果他不能说话,则尝试让他咳嗽。咳嗽是清除呼吸道异物的有效方式。如果咳嗽无效,施救者可以从背后抱住患者,一手握拳,拇指侧紧贴患者腹部正中线,靠近脐部上方;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腕,向上快速冲击腹部。重复此动作直到异物排出或患者失去意识。如果患者失去意识,立即转为心肺复苏术。
对于1岁以上的儿童,急救方法与成人相似。同样先询问他是否能说话,然后尝试让他咳嗽。如果咳嗽无效,施救者可以站在儿童背后,双臂环绕其腰部,一手握拳,拇指侧紧贴儿童腹部正中线,靠近脐部上方;另一手抓住握拳的手腕,向上快速冲击腹部。重复此动作直到异物排出或儿童失去意识。如果儿童失去意识,立即转为心肺复苏术。
对于1岁以下的婴儿,急救方法略有不同。如果婴儿失去意识,应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。将婴儿放在坚硬平坦的表面上,呈俯卧姿势。施救者用一只手固定婴儿的头部和颈部,另一只手的掌根部放在婴儿的胸骨中部,进行每分钟100-120次的按压。按压深度约为婴儿胸廓厚度的一半。每3次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,即每次吹气持续约1秒。如果现场有其他人,可以让其中一人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寻找AED。
三、烧伤的急救
烧伤是皮肤或其他组织受到热源、化学物质或电击等损伤的结果。根据烧伤的程度,可分为一度、二度和三度烧伤。
- 一度烧伤
- 二度烧伤
- 三度烧伤
这是最轻微的烧伤,表现为红肿、疼痛和干燥的皮肤。处理方法很简单,只需用冷水冲洗烧伤部位至少10分钟,以降低温度并减轻疼痛。冲洗后可以涂抹一些抗生素软膏,然后覆盖无菌敷料。避免使用冰块直接敷在烧伤处,因为低温可能会导致组织进一步损伤。
这种烧伤不仅影响皮肤表面,还会损伤真皮层。除了遵循一度烧伤的处理方法外,还需要保护创面免受感染。不要撕掉水泡皮,因为这有助于防止感染。如果水泡较大,可以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穿刺引流。如果烧伤面积超过手掌大小,或者发生在面部、手、脚、生殖器等敏感部位,应立即寻求医疗帮助。
这是最严重的烧伤类型,涉及到皮肤的所有层次以及皮下组织。三度烧伤通常会导致皮肤变白或焦黑,感觉麻木,并且疼痛感减弱或消失。处理三度烧伤的方法是尽快就医,因为自行处理可能会加重病情。在等待救护车到来的过程中,可以用干净的布料轻轻覆盖伤口,避免感染。切勿涂抹任何油性物质,如牙膏、黄油等,因为它们可能会阻碍伤口愈合。
四、溺水的急救
溺水是指人在水中因缺氧而导致呼吸和心跳停止的情况。急救的关键在于尽快恢复溺水者的呼吸和血液循环。
- 初步处理
- 心肺复苏术
首先确保救援人员的安全,避免自身陷入危险之中。将溺水者从水中救出后,迅速清除其口鼻中的水、泥沙等杂物。如果溺水者仍有呼吸和心跳,将其放置成侧卧位,以防止呕吐物堵塞呼吸道。如果溺水者没有呼吸或心跳,立即开始心肺复苏术。
将溺水者平放在坚硬平坦的表面上,解开领口和腰带。施救者双手叠放,将手掌根部置于溺水者胸骨中下三分之一交界处,另一只手重叠于其上,手指交叉相扣并抬起,避免压到肋骨。以每分钟100-120次的速度进行按压,深度至少为5厘米。每次按压后应让胸部完全回弹,以保证血液能够充分回流至心脏。在进行5组30:2的胸外按压后,检查溺水者是否还有自主呼吸。如果没有,则需要进行人工呼吸。施救者一手捏住溺水者的鼻子,另一手托起下巴,使头部尽量后仰,以打开气道。然后深吸一口气,用嘴紧紧包住溺水者的嘴,缓慢而平稳地吹入气体,直到看到溺水者的胸部明显隆起为止。吹气持续约1秒,随后迅速松开捏鼻的手,观察胸部下降。重复上述步骤,每5次胸外按压后进行一次人工呼吸。如果周围有人可以拨打120急救电话,同时告知他们你正在实施心肺复苏术(CPR),并且询问是否有自动体外除颤器(AED)的位置。
五、骨折的急救
骨折是指骨骼断裂或部分断裂。在处理骨折时,首要任务是止血和稳定骨折部位,以防止进一步损伤血管、神经和其他组织。
- 止血
- 固定骨折部位
如果骨折伴随出血,首先要用干净的纱布或绷带对伤口进行加压包扎,以止血。如果出血严重,可能需要使用止血带,但应在专业人员的指导下使用,以免造成组织坏死。
在止血之后,需要固定骨折部位。可以使用夹板、石膏或其他可用材料来固定受伤肢体。夹板应该足够长,覆盖骨折两端的关节,以便提供足够的支撑。如果找不到合适的夹板,可以使用硬纸板、木棍等替代品。将夹板放置在受伤肢体的外侧,用三角巾或绷带将受伤肢体与夹板固定在一起。固定时要注意保持适当的松紧度,既不能太紧导致血液循环受阻,也不能太松导致夹板滑脱。如果不确定如何正确固定,最好寻求专业医疗人员的帮助。
六、中毒的急救
中毒是指有害物质进入人体后引起的身体反应。常见的中毒途径包括口服、吸入和皮肤接触。处理中毒的方法取决于毒物的种类和摄入量。
- 口服中毒
- 吸入中毒
- 皮肤接触中毒
如果怀疑有人吞服了有毒物质,不要试图催吐。错误的操作可能会导致食道或胃部进一步损伤。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告知医护人员毒物的名称、性质和摄入量。如果毒物是腐蚀性物质(如强酸或强碱),禁止用水冲洗,因为这可能会加剧损伤。相反,应该用牛奶、鸡蛋清或植物油漱口,然后喝大量清水冲洗喉咙,促进毒物排出。如果毒物是非腐蚀性的,可以考虑使用活性炭吸附毒物,但这需要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。
如果是吸入有毒气体或烟雾,立即将患者转移到新鲜空气处。如果患者仍然能够呼吸,保持呼吸道通畅,鼓励深呼吸和咳嗽。如果患者失去意识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如果患者出现呼吸困难,可能需要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。
如果皮肤接触到有毒物质,立即用大量清水冲洗受影响区域至少15分钟。如果毒物是腐蚀性物质,冲洗时间应延长至30分钟以上。冲洗后,根据毒物的性质决定是否需要进一步处理。例如,如果毒物是强酸,可以涂抹弱碱性的溶液(如肥皂水)来中和酸性物质;如果毒物是强碱,可以涂抹弱酸性的溶液(如醋酸)来中和碱性物质。冲洗完毕后,尽快就医。
七、癫痫发作的急救
癫痫是一种神经系统疾病,表现为反复发作的短暂脑功能障碍。癫痫发作时,患者可能会突然倒地、抽搐、意识丧失等症状。在处理癫痫发作时,最重要的是保护患者免受伤害。
- 保持冷静
- 保护患者
- 不要强行阻止抽搐
- 记录发作时间
保持冷静非常重要。不要惊慌失措,避免做出不必要的动作。观察患者的情况,判断是否需要立即送往医院。
将患者周围的尖锐物品移开,避免其在抽搐过程中受伤。如果患者倒在地上,将身体转向一侧,使口腔面向地面,这样可以防止呕吐物误吸入气道。解开患者的衣领、腰带等紧身衣物,以保证呼吸顺畅。
不要试图按住或约束患者,因为这可能会导致患者受伤。也不要将任何物体放入患者的口中,如勺子、筷子等,因为这可能会导致牙齿脱落或窒息。
如果癫痫发作持续超过5分钟,或者患者在一个小时内连续发作多次,应立即拨打120急救电话。记录发作的时间和持续时间,以便向医护人员提供准确的信息。
八、晕厥的急救
晕厥是指由于大脑暂时性供血不足而导致的短暂意识丧失。晕厥通常是暂时的,但如果频繁发生,可能是某种潜在疾病的信号。在处理晕厥时,首要任务是确保患者的安全。
- 让患者平躺
- 保持通风
- 观察患者
如果患者已经倒地,立即将其平躺在地上,头部稍微低于躯干。如果有条件的话,可以在患者的头下垫一个枕头或折叠的衣服,以促进血液流向大脑。
确保患者所在环境的空气流通良好,避免患者吸入过多的二氧化碳或有害气体。如果患者所在的房间密闭,可以打开窗户或门,增加空气流动。
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呼吸情况。如果患者意识逐渐恢复,但仍然感到头晕或虚弱,建议其静卧休息,并在必要时寻求医疗帮助。如果患者失去意识或呼吸困难,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。
掌握急救技能不仅是为了自己,也是为了帮助身边的每一个人。通过学习和实践,我们可以成为社区中的急救英雄,为他人带来生的希望。让我们共同努力,让更多人了解急救知识,提高自救互救能力!
本文地址: https://m5r.gsd4.cn/jishuwz/14235.html